021-61555231
手机:138-1614-7716
没长羽毛的侏罗猎龙
地球上生物的进化并不是顺利就可以完成的,有的生物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复和退化,侏罗猎龙就为了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出土于著名化石产地索霍芬的这具侏罗猎龙化石长62厘米,骨骼特征显示其为一幼体,侏罗猎龙的头骨又尖又长,脑颅很小,眼眶也不大,上颌和下颌里长满了小小的牙齿,并且连边缘还有锯齿形的构造,适合撕咬;它的前肢很短,只有后肢长度三分之一,尾巴相当长,几乎和躯干长度差不多,在它急速奔跑的过程中起到了方向舵的作用。
在索伦霍芬侏罗纪早期的地层中曾经发现了著名的始祖鸟化石,祖鸟上海锦泊文化在2000年5月份曾经还原了一只,它的颜色十分亮丽,侏罗猎龙最初被认为是美颌龙科的家族的一员,且是有羽毛的中华龙鸟与中国美羽龙的是近亲,但两地相距也大大了吧,但它们之间很多特点都有相近的地方。因此按照目前的羽毛进化模型推测,侏罗猎龙应该发育有简单的纤维状羽毛,但是化石它并没有作保羽毛的痕迹,却在尾部的后肢保持着清晰的鳞片状皮肤印痕,这一现象与科学家之前的羽毛进化模型发生了矛盾。
鸟类起源和羽毛进化是科学家研究的着重点,而目前这一研究领域集中在侏罗纪中晚期,过去几十年来关于鸟类起源研究的证据主要来自于白垩纪,但有观点认为鸟类出现这一事件发生在侏罗纪晚期,而在化石记录方面,侏罗纪中晚期恰恰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相信随着这一时期的化石发现与相关研究,将极大促进我们对于鸟类起源这一重要进化事件的理解。
因此有科学家认为,这说明了羽毛早期进化过程可能比我们已知的还要复杂,也许羽毛多次独立出现;或者出现后又缺失,重新进化出鳞状皮肤;又或者某些种类仅仅在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羽毛。这几种进化现象都有可能出现。当然也有其他科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由于已知的侏罗猎龙骨骼是属于幼体的,可能当长大后会长出羽毛,或是季节性失去羽毛,或者仅仅是发现的标本本身未能保存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