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1555231
手机:138-1614-7716
恐龙化石骨架科普展
大家都知道动物尸体要成为化石,就必须要有恰好的周边的环境和条件。虽然有很多动物都开始了化石化的进程,但到最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化石的英文原意是指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岩石或者矿物,在今天,它代指的东西更加精确——生物的遗骸。这些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它们的遗骸同于被埋藏在土壤中而得以保留。与原始的遗骸不同,化石比较坚硬,而且化学性质也更稳定。也就是说,能保存特别久的时间。大部分化石都至少有1万年的历史,有一些甚至能够被追溯到地球上早期生命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几亿年前的史前恐龙锦泊文化做出了一系列的恐龙化石骨架。
生物死亡之后,如果能马上被某些物质覆盖住,化石化的过程就开始了。沉淀物中包含着一些很细的颗粒,能在动物遗骸的表面形成一层柔软的保护毯,使其免受食腐动物的袭击;同时也将氧气隔离在了外面,使得微生物很难以常规的途径将遗骸分解掉。
大多数情况下,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因为在海里,遗骸常常会被海浪和潮流破坏掉;而在陆地上,风吹雨淋也同样会毁了它们,但是,如果动物的足够长的时间里面都没有受到破坏,它上面覆盖的沉淀物就会越来越多。这种埋葬的速度可能每年只有几毫米,但随着时间的累积,化石的第一阶段就开始了。
尸体被掩埋起来后,其中的无机物如骨头和外壳经常会溶解再结晶,从而变得比以前更加坚硬了,若是地下水渗进组织器官中,将无机物溶解掉并冲走,新的无机物便会沉积在里面,这个过种常被描述为“化石”。由于这些改变发生得非常缓慢,遗骸也就保留住了原始的形状。随着表面沉淀物越来越多,遗骸也就被得越来越深,时间和增大压力完成了接下来的事性遗骸变成了化石,而沉淀物则变成了结实的岩层。